top of page

你有多久,沒有真正感受自己的身體?

  • 作家相片: Gladys
    Gladys
  • 7月3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  • 從「心肌連結」開始,重建身體覺察


在這座總是快得讓人透不過氣的城市裡,我們每天奔波在工作、家庭與瑣碎生活之間,彷彿「撐得住」才算堅強,「不喊累」才是效率。


直到某一天,失眠、頭痛、肌肉僵硬、莫名疼痛輪番找上門,我們才恍然發現:原來,身體早就撐不住了。


我們活得像台自動導航的機器,直到身體大聲抗議,才意識到自己早就和「身體」失去了連結。

ree

你有多久,沒有真正停下來呼吸?

你有多久,沒有靜靜坐下來、閉上眼睛,感受自己的呼吸?你最後一次清楚覺察自己的動作、肌肉與姿勢,是什麼時候?


這種與身體失聯的狀態,在心理學上被稱為「解離」(Dissociation)的一種表現。當壓力過大、過度忙碌,我們常會為了「活下去」而切斷對身體的感受,但代價,是我們也切斷了與當下的連結。

什麼是「心肌連結」?

Mind-Muscle Connection:從運動開始找回身體的語言


「心肌連結」這個概念,來自運動科學-「肌肉感受度」(Mind-Muscle Connection),它指的是在進行動作時,透過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,讓大腦與身體某個特定部位建立溝通與感知的連結。


因此,常常會聽到無論是健身教練還是健身教學的影片常常會說「去感受特定肌群」的收縮。

例如做臀橋(glute bridge)時:你能否感受到發力的部位是臀部,而非腰部?你能否察覺呼吸與動作的節奏,是一致還是脫節?


這些細膩的感知過程,不僅提升訓練效果,更是一種「重新住回自己身體裡」的練習。

ree

身體是能聽得見你:科學實驗

可能你會覺得身體怎麼可能「聽得見」?我們來看看科學家的研究~


2002 年,克利夫蘭診所的一項研究中,科學家找來一群受試者,分為兩組:一組人每天實際訓練他們的小拇指肌肉;另一組人則只是想像自己正在訓練小拇指 — — 完全沒有實際動作,只是專注於腦中「意念運動」。


三個月後,第一組的手指力量提高了 53%,這不令人意外。但令人驚訝的是,那群只用「想」的受試者,他們的手指力量竟然提升了 13.5%


類似的發現,也出現在 2014 年的另一項研究中。


研究團隊請一群受試者戴上石膏、固定手腕四週,讓他們無法使用那隻手。其中一半的人每天花 11 分鐘靜坐,專注想像手腕能夠自由移動;另一半人則沒有任何練習,只是靜靜坐著。

結果呢?


四週後,拆除石膏後,有進行「想像訓練」的那組人,手腕肌肉的力量竟比對照組強兩倍

這些實驗再次證明,專注的意念訓練能夠影響神經系統與肌肉連結,也讓我們知道 — — 「心肌連結」不只是感覺問題,更是一種大腦與身體溝通的能力

ree

為什麼我們會失去身體覺察?

身體自我(Body-Self)與我們的疏離感


心理學家指出,每個人都有一個「身體自我」,它是一種我們透過身體與世界、與自我連結的能力。


當你長期忽視、壓抑甚至厭惡自己的身體,這個連結會逐漸斷裂,導致你「感覺不到自己」。

榮格心理學說:「身體是靈魂的容器。」若你與身體失聯,也可能與情緒、感受、自我價值失聯。重新練習覺察自己的身體,其實就是在修復一種關係 — — 與自己的關係。

正念運動(Mindful Movement):不是做更多,是感受更深


許多人以為覺察身體等於「要開始運動」,其實不然。所謂正念運動,強調的不是頻率或強度,而是當下的專注與感受力


這就像心理學中的正念練習(Mindfulness):把注意力溫柔地帶回當下,不批判、不評價,只是單純觀察 — — 我現在,身體在說什麼?


ree

小練習:重新聽見身體的聲音

練習一:站立2分鐘,閉上眼睛

  • 腳掌有平均落地嗎?

  • 肩膀是否自然下垂?

  • 呼吸是快還是慢?淺還是深?

這是經典的「身體掃描練習」(Body Scan),讓你不費力地感知此刻的身體狀態。


練習二:做一個簡單的動作

選擇一個基本動作,如深蹲、抬手或轉肩,

  • 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塊肌肉

  • 放慢速度,不求次數,只求專注

  • 留心:這個部位如何回應你的專注?

每天 5 分鐘,就足以開始改變你與身體的關係。


ree

我們不是為了「變強」,而是為了「回來」

我們的身體,從來不是負擔,也不是任意操控的工具。


它是我們活著的證明,是我們情緒的容器,更是你這一生最忠誠、最誠實的朋友。


若你願意放慢腳步、花時間重新認識它,它會用最真實的語言告訴你:

「你一直都在這裡,從未離開。」

ree

👣 下一步,我們會分享更多故事與練習方法。📩 如果你想收到更新,可以追蹤我們的 IGFB(主頁也有連結) / 訂閱Medium電子報~


讓更多人相信 — — 改變,是一種可以學會的能力。從身體開始,從自己出發!我們下次見~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