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是懶,也不是焦慮,你只是太久沒真正「無聊」過
- Gladys
- 9月1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我們對無聊的恐懼,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要深。
6月的時候寫了這一篇有關「無聊」的文章,一直放在Draft沒編輯好。(有時候覺得自己是故意不publish,以後沒想法時用用舊文?哈哈)
剛好看到最近YouTube一條大熱的片「You Need to Be Bored. Here’s Why.」,2週已經有近500萬的播放量。
講者是亞瑟. 布魯克斯(Arthur C. Brooks)是哈佛大學教授,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。他的作品從科學與哲學出發,對於我們如何能夠擁有最美好的生活,提供洞見與策略。
而他在這條片中講到有關「無聊」的概念,剛好與我在6月時想寫的文章有相關性。
無聊就像一個無聲的敵人,總在你獨處時悄悄現身。你可能以為自己只是「休息一下」,但下一秒,手機已經自動打開了 IG Reels,你的手指像被附身般滑動、點讚、點開新影片……然後在某個瞬間,你停下來,腦中一片空白,甚至有點想嘆氣。
不是不想努力,也不是沒事可做,而是突然有種莫名的不安和空虛湧上來。
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焦慮,甚至有點頹廢。但也許,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你太久,沒有讓自己真正地「無聊」。

無聊,是我們壓抑的情緒訊號
無聊不是什麼都沒發生,恰恰相反,它往往是「太多事情都沒被說清楚」。
心理學家 Eastwood 曾說:「無聊是一種渴望參與卻無法投入的狀態。」它不是時間太多、也不是懶惰的證據,而是你感到「被困住」,內在動機不知該往哪裡去,焦躁卻無解。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一有空,就立刻想填滿空白:追劇、滑手機、訂外送、開酒、買東西。不是因為你真的「很想做這些事」,而是因為你無法忍受那種空的感覺。
無聊,很多時候是情緒沒有出口時的假面。當我們的壓力沒有被命名、內在需求被壓抑,無聊就會成為一種「被暫時允許出現」的狀態。

無聊與多巴胺的脫敏現象
我們的大腦習慣了「快感訓練」。在社交媒體的設計下,每一個新影片、每一個通知聲,都是一劑微量多巴胺,驅動我們反覆點擊、刷新、追求短暫的滿足。
久而久之,我們對「低刺激」的容忍度越來越低:閱讀變慢了、寫作變困難了、安靜坐著竟然成了一種挑戰。
這不是你的錯,而是環境讓你的大腦進入了快感脫敏的循環。
無聊的出現,正是這種適應的副作用。當短暫刺激不再滿足我們,我們會進一步感到空虛與疲乏,甚至將無聊誤認為「生活無意義」。

無聊與成癮的微妙邊界
很多人以為成癮是極端的行為:酗酒、抽煙、賭博。
但其實,我們每天都在進行一種低強度、但高頻率的「逃避性成癮」:
滑手機滑到凌晨
明明不餓卻一直吃零食
想靜下心但又忍不住開影片
這些行為都有一個共通點 — — 它們都在麻痺無聊。
我們很少有機會真正去問自己:
「我現在這麼做,是因為想做,還是因為不想面對?」
無聊不是成癮的原因,而是成癮的引信。當我們無法面對空白,我們就會抓住任何一點刺激,來填滿那一點點的不確定。
無聊,其實是一張「自我需求報告單」
很多人說無聊是時間殺手,但我認為,無聊更像是內在的一封電郵 — — 提醒你,有些未被處理的事卡住了你。
每次感到無聊時,不妨靜下來問問自己:
我現在其實是在逃避什麼?
我是不是在壓抑某種情緒(悲傷、無力、害怕)?
我有多久沒做「真正想做但一直沒時間做」的事了?
當你願意把這些問題誠實寫下來,會發現很多「無聊時刻」其實是:
靈魂在發出 SOS,而我們習慣了忽視。

無聊,是重新找回感受的通道
也許,我們需要的不只是「不無聊」,而是允許自己無聊。
當你不再急著填滿時間,而是靜靜觀察自己的反應,你會發現 — — 無聊可以讓你更接近自己:
你可能會開始重新閱讀一本書
你可能會靜靜走一段散步路線,突然想起一些被遺忘的夢想
你可能會開始反思「為什麼我總是害怕停下來?」
那些你曾經以為只是「空檔」,其實是你與自己對話的時刻。
練習:給自己一次「安心無聊」的機會
以下是幾個小練習,幫助你重新與無聊共處,甚至善用它:
不做任何事的 10 分鐘
關掉螢幕、關掉音樂,什麼都不做。
觀察你的身體和內在反應。焦躁、靜不下來?很好,那正是訊號出現的開始。
2. 記錄「我想逃的時刻」
每當你忍不住滑手機或吃東西,先寫下一句:「我此刻真正想逃避的是什麼?」
3. 寫出三件你一直想做但沒空做的事
不需要馬上去做,只是讓它們被看見。
無聊可能就是為了讓你想起這些事而存在的。

無聊不是空白,而是入口
無聊不是人生的失控,而是提醒你:你已經太久沒停下來聽自己說話了。
讓我們重新學會與無聊共處 — — 因為在這些被我們忽略的「無事發生的時刻」裡,藏著你內在真正的渴望與創造力。
你不是懶,也不是焦慮。你只是需要一段空白,好好認識自己。
—
謝謝你看到最後,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,真的感謝您的支持!您也可以請我喝一杯咖啡 ☕️ 我會很開心喝到這杯咖啡 👉 hcoff.ee/gladysblog 下次見~
留言